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风采 - 正文

“研途有我”好导师公开课第一期“重返‘珈园’,开启科研新篇章”成功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15 浏览:

时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阶段,为解决各个阶段研究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缓解学生的焦虑感,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研途有我”“导学相长”专项团队特别策划了主题为“重返‘珈园’,开启科研新篇章”的 “好导师公开课” 第一期活动,本期由44118太阳成城集团协办。

2020年6月13日上午9:00我们以云端直播访谈的方式进行,诚邀了两名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我心目中的好导师”44118太阳成城集团孙蒙祥教授、信息管理学院吴丹教授来帮助大家平衡科研与生活的关系,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356名学子来交流学习。

因为疫情的原因,更高效的居家学习成了同学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此,孙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对实验设备、实验仪器不依赖的一些科研工作可以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第二,居家时间可以对自己前期工作学习进行缜密梳理,整理分析数据,着手写文章,润色文章。不同阶段学生针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合理进行安排。第三,对开学后的科研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提前做好文献阅读、尽快确定课题、梳理撰写文章、设计实验方案等工作,以便返校后的科研生活有条不紊。

近期学校已经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有序返校,同学们想要了解返校后应如何快速进入科研学习状态,如何高效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吴老师认为生活环境从家换到学校后,需要适应几天是很正常的,要学会尽快的安排好自己的饮食起居,然后投入到科研学习生活中。给自己设定不同阶段的deadline,要使自己有紧迫感而不是浑浑噩噩度过每一天。有压力也有动力,奋力前进,方可实现自我。也要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做实验、查文献、写文章,化零为整在科研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希望每位同学都可以尽快适应返校后的生活,尽快投入到学习与科研中。

课题对于每位研究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在研究生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关系着同学们能否毕业。许多同学都对此感到焦虑,不知道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涯。孙老师建议还未入学的研究生,在入学前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课题组;成为一名研究生后应该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道理,精研自己的课题方向,努力学习,有想法及时和导师沟通交流,定会收获满满。对于科研工作时间上比较紧张的学生来说更要有想法及时和导师沟通,少走弯路。可以先拜托已经返的校师兄师姐帮忙种植或准备一些材料,提前订购好自己后续实验需要的一些试剂,这样返校后可以立即着手实验。吴老师也强调实验失败并不可怕,要学会分析结果,或许可以在不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中发现一些新颖观点。及时和导师沟通,虚心听取别人的想法,必要时调整自己的实验方向。

文献阅读既对实验思路有帮助,又对文献写作有提高,如何高效地阅读文献,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科研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科研思维和科研习惯也是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吴老师表示不同阶段的研究生可能对于阅读文献有不同的理解力和掌握度,刚入学的学生可以泛泛阅读文献,循序渐进的掌握不同文献的创新点以及新颖的写作手法等。高年级的学生针对相关课题阅读文献时,就会在不同文献中找到可以自己顿悟的某些观点并且为后续撰写文章做好笔记等。自己写文章时阅读文献,就要阅读一些课题相关的前沿文献,学会善于总结自己的创新方向。最后,吴老师强调无论哪个时期,作为一名研究生阅读文献是必不可少的,大量的阅读文献,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慢慢积累、在时间中沉淀。

研究生期间与导师交流十分重要,对于同学们“如何与导师逐渐建立起交流,交流的方式和频率该如何把握”的疑问,孙老师表示没有老师会拒绝与学生交流,在与导师交流前要整理好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导师面前应该有条不紊地介绍清楚,让老师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这样导师才能针对你的想法给出切实可行建议。对于交流方式,孙老师认为可以与导师面对面交流、也可以通过发邮件、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联系导师,但要注意沟通的时间,避免给导师带来不必要的烦扰。

对于研一的同学来说,仅领略到科研的皮毛,但对于如何推进细化,安排规划自己的实验,形成较完整的科研体系这一方面还有存在疑问。针对同学们的这一问题,吴老师强调研一同学可以先学着写文献综述,多阅读文献,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在确定课题时,可以先在导师或师兄师姐的科研项目中寻找兴趣点,自己多思考一些可以拓展、延伸、富有创新性的观点。另外,多参加学术云端交流活动,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对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带入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并及时和导师沟通交流。

有不少同学想知道在好导师的眼中,怎样的学生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对此,孙老师表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要有目标、有执行力和学习能力,要尽早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明确才能少走弯路;研究生要善于发散思维,有自己对于事物的想法,学会在相关课题中延伸观点,并执行自己的想法,要时刻谨记文章是写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研究生与其他学生阶段不同,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导师为我们指点方向、指点迷津,师兄师姐可以给予帮助,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学习能力,学会举一反三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孙老师还强调我们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合格更是要优秀,而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应该具备全力拼搏进步式前进的精神。眼光放长远,有意识的会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此外,吴老师补充道:一名优秀的研究生还应该与导师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善于沟通和交流。吴老师将师生关系比喻为电梯困境,导师和学生相处也是一个互相适应的过程,学生可以与导师及时沟通,多参加实验室的活动、融入一个和谐的实验室氛围中。

随后现场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向两位老师请教。有同学提出“博士一年级了还是没有确定的课题,之前的课题没有进展都被pass了,有些焦虑,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孙老师表示对于一个确定的课题不建议轻易pass,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前期的一些工作中哪里还需要查漏补缺,向导师和师兄师姐多多寻求帮助。如果不得已换新课题,要考虑到时间问题、保证计划的可行性、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不存在技术风险等。要大量阅读相关课题的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大胆延伸、并从中获取灵感,各方面准备到位,新课题的进展相信会顺利很多。

也有同学关心开题答辩应如何准备,对此,两位老师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孙老师认为开题报告非常重要,对于开题报告我们要清晰的阐述两点,首先是开题的意义,其次就是开题的可行性。开题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是否有同行在做相同的研究,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相比同行我们有怎样的优势,此外课题的周期也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而中期答辩相比于开题,更具有选择性,主要是考量学生是跟否具备攻读博士学位的潜质。吴老师表示以往有学生在开题和中期答辩的过程中非常的被动,似乎这导师的事情,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开题报告和中期答辩时学生自己的事情,当然遇到困难也可以想老师求助。对于自己的可以,同学们要有自己的的思考和观点,这是创新的动力之源。

本次“好导师公开课”第一期—“重返‘珈园’,开启科研新篇章”圆满结束了,通过两位老师的答疑解惑,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对于即将返校的这段时间如何调整心态、返校后如何更高效的开始科研,都有了更好的规划,并向两位老师表达了感谢。

文稿|刘旖璇

图片|任瑞飞、吴明智

[打 印] [关 闭]

学生风采

微信:WHU生科院研究生

微博:44118太阳成城集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