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八大以来,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发扬“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生科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加强学科交叉领域协同发展,在病毒感染与免疫、细胞糖脂代谢、水稻抗虫和育种、棉花功能基因组等四个方向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一系列原创科研成果在生物医药、水稻育种、水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成功转化。
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2年2月9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生物学第二次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院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龙头,学科建设的质量直接体现学院办学实力、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十年来,学院一直把学科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管、相互配合、人人关注的局面。
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生物学评估结果为A,排名并列第4,生态学评估结果为B+,排名并列第11。在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中,十年前“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两个学科入围;2012年生态学入围;2013年农业科学入围;2017年“生物与生物化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前5‰;2019年1月,微生物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与生命科学相关的7个学科全部进入ESI前1%。2021年7月8日ESI最新数据显示,排名全球前5‰的学科新增微生物学。至此,与生物学相关的7个学科,包括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农业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全部进入前5‰。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我会将经验最丰富、阅历最广泛的人生阶段奉献给武大”。2014年4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教授正式加盟学院,学院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朱玉贤院士(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十八大以来,学院全面贯彻“人才强校”战略,改革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优化年龄结构和专业布局,学院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海内外英才汇聚,形成了以院士、国家杰青等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为学院事业源源不断地注入发展活力。
十年来,学院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青5人,各类国家高层次人才29人次。学院现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3个,湖北省创新研究群体6个。
为人之师,当率先垂范,栽培桃李,需辛勤耕耘。学院首创并坚持十六年实施的“烛光导航工程”获“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教学成果特等奖”;朱英国院士被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舒红兵院士获《自然》杰出导师奖;宋保亮院士获全国首届创优争先奖;于丹教授、刘星教授获得“全国黄大年教学团队”;孙蒙祥教授入选首批湖北省特级专家;蓝柯教授被评为湖北省抗疫先进个人。
舒红兵院士获《自然》杰出导师奖
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2年5月,依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建设的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为全国首批重点实验室;同年3月,该重点实验室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4月,学院牵头的湖北生物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获批建设,成为湖北省首个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学院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学院建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梁子湖淡水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十八大以来,学院不断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空间、人才引进和培养、研究生招生规模上给予倾斜;加大对产出原始创新性高水平成果团队的科研资助力度;积极扶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各级各类项目申报;努力开拓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其它学科及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为萌发新思想和开辟新路径创造有利条件。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冠疫情期间协同校内外相关科技力量奋力攻关,是国内最早鉴定新冠病毒的团队之一,在新冠病毒的发现和鉴定、创新检测技术、药物研发、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监测、致病机理以及支撑临床医院应急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
2020年8月24日,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调研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合作,围绕“优种、优田、优法”,在精准农业的遥感机理、农业遥感数据的综合处理、作物参量的遥感反演与作物产量遥感估算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这是国内、也是世界上首次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稻育种的交叉学科实验合作。
无人机在稻田上空采集数据
2016年6月,国家环保部授予梁子湖淡水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站首届全国生态文明奖,以表彰该站为改善全国湖泊生态环境提供的成功范例。2022年4月,湖南省益阳市授予梁子湖淡水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大通湖工作站五一劳动奖,表彰该团队对大通湖水环境治理的贡献。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迄今为止已保藏有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培养物40000余株,其中专利培养物12000余株,非专利培养物中微生物菌种30000余株,微生物模式菌株(Type strain)1500余株,动物细胞系1500余株,动植物病毒300余株,克隆载体、基因片段和基因文库400余份。
十年来,学院获批建设湖北省细胞稳态重点实验室,新建了6200平方米的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完成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2实验室改建,建成1300平方米实验动物中心二期和三期工程,推进仪器设备共享中心建设。学院科研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创新人才筑梦的舞台。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
2021年3月,孙蒙祥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阐释了植物防止多精入卵的新机制,揭示了植物受精的奥秘。十年来,学院在自然科学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篇,高水平原创性研究取得新突破。
孙蒙祥课题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十八大以来,学院科研工作紧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通过提前策划布局、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把关帮扶等措施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术交流活动引导科学家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问题,有效促进了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
2013年至今,付向东教授在Cell发表3篇重要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线粒体基因表达新的调控方式,对肌肉细胞发育程序提供了新的阐释。揭示了神经细胞重编程过程中命运决定因子的特征、程序及其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来修复受损或患病的大脑。证实SR蛋白与7SK和启动子相关新生RNA协同作用,促进了转录过程中停顿的聚合酶释放,为阐明真核基因中的转录调控机制,深入了解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015至今,宋保亮教授在Cell、Science、Nature发表4篇重要研究论文,相关研究成果被收录入多部经典英文教材,入选“2018年国内十大医学研究”和2015年、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宋保亮院士指导团队开展研究
2020年4月,蓝柯教授在Nature发表论文“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提出了病毒气溶胶的传播模型,该成果是世界上首次在真实公共环境中描述气溶胶新冠病毒载量特征。
部分顶级期刊封面
朱玉贤院士团队引领世界棉花基因组学研究潮流,从谱系基因组学角度揭示A基因组演化进程和四倍体A亚基因组起源,推动全球棉花生物学快速发展。
舒红兵院士团队潜心探究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免疫调控机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这一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研究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其研究成果获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H79构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突破了美国先锋公司的ZmAA1的专利,形成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系统。何光存教授团队创新野生稻资源利用技术,建立了抗褐飞虱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突破了抗褐飞虱基因克隆的世界性难题,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何光存教授团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
十年来,学院两度荣获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原创科研群体奖,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涌现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学院承担各类科技项目共计1200余项,入账科研经费总额11.6亿元,发表SCI论文1800余篇,其中Nature正刊4篇,Science正刊1篇,Cell正刊4篇;独立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17项;获批国家专利154项,新品种授权24项。
服务经济社会取得新成效
2018年7月17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签署合同,受让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Bph9和Bph30三项专利,成果转化成交额1500万元。该三项专利技术由何光存教授团队独立研发,主要用于水稻抗虫育种,可减少农药使用、保障粮食丰产与稳产,对实现农业增效、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科研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让科技之光照亮祖国大地。学院科研工作者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时刻牢记使命,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为己任,聚焦人类医疗健康、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从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发,从实际需求中凝练科研主题。
在生命健康领域,舒红兵院士带领免疫研究团队为诠释宿主如何抵御病毒感染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标。宋保亮院士带领脂代谢研究团队发现的一系列新的脂代谢调控基因并提出降脂药物研发新策略,阐释了人体代谢调控规律,对研发代谢性疾病新药具有重大意义。杨代常教授全球首创从水稻胚乳细胞反应器中通过基因特异性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技术,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可缓解国内人血清白蛋白时长供需缺口和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普惠广大民众。
在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领域,朱英国院士团队选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被国际公认的三系杂交水稻类型之一,在我国及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累计种植面积超4亿亩。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红莲型示范现场做出高度评价:红莲型杂交稻为保障国家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朱玉贤院士领衔的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团队全球范围内首次完成了雷蒙德氏棉、草棉、亚洲棉、非洲棉和陆地棉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和注释工作,在棉花基因组与演化研究以及棉纤维伸长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让中国的高端棉纺织产业开始摆脱对进口棉花的依赖。
校长窦贤康慰问蓝柯教授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蓝柯教授团队快速完成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数据测定并依规上报,为我国在疫情早期快速锁定病原体做出重要贡献;完成两个已有药物和三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的体外药效评价,正稳步推进临床试验和产业转化,为我国打赢新冠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疫情初期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研究人员在华南海鲜市场取样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于丹教授领衔的梁子湖淡水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研发的水生植被重建方法和技术,在全国多个湖泊成功应用,恢复水生植被20余万亩,重建了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为国家和各级政府节约数十亿元的经济投入,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梁子湖淡水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团队成员在东北进行水生植物群落样方调查
回首来路,收获满满;展望前方,未来可期。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恰逢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生物学科创立百年。百年学科的历史启示我们:事业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关怀,科技进步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生物技术产业是党中央确定的“十四五”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们将抢抓机遇,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密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坚持中国特色,对标世界一流,在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凝练科研主攻方向、促进产学研用融合等方面凝心聚力,努力取得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着力推动高价值专利或品种成果转化,用更加优异的科研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