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是我国的民族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3年4月9日-11日,由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南京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联合组建的“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在海南陵水召开学术交流和阶段性成果现场展示会议。三校参加会议的相关领导有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周创兵副校长、科发院陈鑫副院长、44118太阳成城集团何健庆书记、赵洁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陈利根副校长、校长助理董维春、科发院项目处俞建飞处长;四川农业大学郑有良校长、科研处曾维忠处长等;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朱英国院士,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亲临现场指导;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何光存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仕贵教授以及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的孙蒙祥教授、杨代常教授、章志宏教授、胡中立教授、江玲教授、吴先军教授、李平教授和陈学伟教授等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三所高校的人才培养、研发平台和评价体系等,在体制机制上研讨协同解决杂交水稻产业提升所面临问题,探讨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学校与企业间的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就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实质性合作,全面提升我国杂交水稻产业水平。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周创兵副校长介绍:在2012年11月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后,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就先期投入200万元运转经费,今后还将在人才交流、聘用,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联合培养,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支持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农业大学陈利根副校长表示要举全校之力支持以万建民教授为首的协同创新中心研发团队;四川农业大学郑有良校长决定2013年将首批投入5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支持建设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英国院士分析认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协同研究;由于当前是市场经济,是新形势,一些利益关系束缚了学校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协作和交流,尤其是在人才培养、聘用,人员考核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迫切需要突破,需要创新,这样才利于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利于提升杂交水稻产业的整体水平。三所高校都认为,只要大家肝胆相照,奋力拼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一定会建设好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代表们还先后参观了三校在海南的研究基地,聆听了袁隆平院士关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报告,观摩了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成果展示现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会议合影
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成果展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