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18太阳成城集团
English
书记院长邮箱
太阳集团概况
太阳集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学科建设
生物学
生态学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杰出人才
专任教师
专业技术人员
博士后
外聘教师
荣休教师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信息
科学研究
研究平台
科研公示公告
科研论文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出境公示公告
党群工作
校友之家
校友撷英
校友活动
校友捐赠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办事流程
下载中心
网站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赵华斌课题组发表封面文章揭示蝙蝠感觉系统的进化机制
发布时间 : 2018/08/29
点击量:次
8月29日,生态学系赵华斌教授课题组在动物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IF=5.611)。论文题目为:Testing the sensory tradeoff hypothesis in New World bats;论文链接:http://rsp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285/1885/20181523
蝙蝠是唯一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具有许多特化的表型,包括复杂而多样的感觉系统;蝙蝠的感觉系统有回声定位、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系统等。大部分蝙蝠具有回声定位系统,其中的少数种类演化出更发达的恒频回声定位系统。前期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蝙蝠具有双色觉,而具有恒频回声定位的旧大陆蝙蝠丢失了双色觉,即色盲;并由此提出了感觉代偿(sensory tradeoff)假说:由于感觉系统的维持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恒频回声定位的产生可以部分取代色觉功能,并导致了双色觉的丢失。
生活于新大陆的帕氏髯蝠与生活于旧大陆的菊头蝠和蹄蝠独立演化出恒频回声定位系统,是趋同演化的典型案例,可以用来检验感觉代偿的进化事件能不能重复出现。因此,课题组将关注点转向了新大陆蝙蝠;该类群不仅有独立演化出恒频回声定位的帕氏冉蝠,还有演化出红外感知系统的吸血蝙蝠。通过基因测序和比较、基因进化历史的重建、祖先基因序列的推演、假基因时间的估算等分析后,课题组发现帕氏髯蝠短波视蛋白基因SWS1存在新的遗传多态性:一个等位基因是完整的,而另一个等位基因却是假基因;这种多态性在动物短波视蛋白的研究中是首次报道的。假基因化的SWS1意味着双色觉的丧失,而独立演化出恒频回声定位的旧大陆蝙蝠(菊头蝠科和蹄蝠科)和新大陆蝙蝠(帕氏髯蝠)都丢失了双色觉,说明同样的进化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进一步支持了感觉代偿假说。课题组还发现,全世界仅有的三种吸血蝙蝠全部丢失了双色觉。由于吸血蝙蝠是唯一演化出红外感知系统的哺乳动物,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的感觉系统进化机制:红外感知能力的产生可能导致了动物色觉功能的丢失。除了基因序列的证据,该研究还强调了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数据是判断基因功能是否丢失的重要依据。
我们博士生武进伟和焦恒武同学为共同第一作者,赵华斌和卢琴为共同通讯作者,太阳集团44118备用址为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331115, 31722051)的资助。
上一篇:
吕应堂课题组揭示植物光形态建成新机理
下一篇: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柯组通过合作解析KSHV重要功能蛋白ORF57结构
返回顶端
太阳集团概况
太阳集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机构图示
党政机构
学术机构
系所设置
科研机构
内设办公室
历史沿革
学科建设
生物学
生态学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杰出人才
专任教师
专业技术人员
博士后
外聘教师
荣休教师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信息公开
招生专业
导师信息
就业信息
科学研究
研究平台
科研公示公告
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
百篇代表性论文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出境公示公告
党群工作
校友之家
校友撷英
校友活动
校友捐赠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办事流程
下载中心